一直以来,根据现行的《矿产资源法》规定,在我国,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四大国有石油公司享有油气勘探开发的资质。但据人民网报道,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三桶油”互签协议,加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另一方面,国家取消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将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开放措施推向全国。
业内人士表示,“三桶油”联手我国油气勘探,允许外资进入我国油气勘探,有利于推动我国油气开放合作,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三桶油”互签协议,发力油气勘探开发
7月8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签订联合研究框架协议,共涉及双方探矿权81个、总面积约30.58万平方公里。在框架协议下,双方下属有关企业签署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三个联合研究协议。
7月10日,中国石化与中国海油的附属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就渤海湾、北部湾、南黄海和苏北盆地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涉及双方探矿权19个、总面积约2.69万平方公里。在合作框架协议下,同时签署了渤海湾盆地、苏北和南黄海盆地、北部湾盆地联合研究协议。
按照协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将开展系统的联合研究、联合勘探,通过资料共享、成果共享、技术共享、设施共享,强强联手、集智攻关、联合创新,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勘探与效益开发,加快油气增储上产步伐,推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打破垄断,允许外资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分别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取消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将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开放措施推向全国,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董秀成表示,此次允许外资进入我国油气上游勘探开发领域,从政策层面上讲,标志着我国整个油气产业(上、中、下游)全面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充分展示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同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明确规定,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包括: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工程服务形式)及相关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物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等石油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对此,英国石油(BP)中国董事长兼总裁杨筱萍表示,通过取消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引入包括外资在内的多市场主体参与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鼓励外商投资油气勘探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和技术水平。
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4.4亿吨,同比增长11%,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9.8%;天然气进口量12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1.7%,对外依存度升至45.3%。
因此,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强化油气供应保障能力,构建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油气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但目前,我国油气增储上产难度和力度不断加大,勘探开发面临着老区块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新项目开发难度持续加大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三桶油”互签协议,通过资料、成果、技术、设施共享的方式,加大油气勘探合作力度,意味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步入新局面。
同时,“取消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主体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在提高勘探开发技术与效率的同时,可以增加我国油气资源储备,增加我国油气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董秀成表示。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网,中林设计整理,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