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经济时代,地勘单位要善于针对市场预测和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产品技术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地勘单位研发支出在营业额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低。有关研究指出,单位要生存下去,其研发支出至少应占营业额的2~4%。地勘单位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勘单位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不少地勘单位还停留在“不创新也不一定会死”的认识上,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技术创新。不少地勘单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很多地勘单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R&D机构,没有R&D机构,要实施技术创新是难以想象的。
马瑞涵 绘
地勘单位缺乏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地勘单位不重视研发,最终根源还在于缺乏动力,既无产权动力(资本动力、激励动力),也缺少事业动力。尚未把创新作为管理目标和对象,也未把分配、激励机制同单位和员工的创新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观念缺乏创新,而且制度更缺乏创新,管理同样缺乏创新,从而制约了技术创新。
地勘单位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信息能力不足。地勘单位向社会提供产品,必然受生产、经营、市场等外部因素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到灵敏、准确地洞悉和预见其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但是,我国大多数地勘单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和细致,致使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反馈,影响了地勘单位经营和创新战略的决策,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
地勘单位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三者脱节。长期以来,不少地勘单位主导产品的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而在技术引进之后几乎没有再进行改进和二次开发,结果造成重复引进或者多次引进。
地勘单位技术创新的效果不甚理想。我国地勘单位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大量成果还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技术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一些传统地勘单位缺乏对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往往用政治荣誉代替经济利益,不强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性,导致许多技术人员缺乏创新热情,有能力的人由于劳动价值不能由经济利益所体现,造成人才流失。
地勘单位技术创新缺乏社会合作。当前地勘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合作较少,一方面是因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考虑到技术市场的不完善,不愿大规模转让自己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也和地勘单位不愿承担风险的观念有关。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地勘单位该如何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呢?
一、是建立健全地勘单位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地勘单位要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使之成为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主要从事超前性的研究,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二、是要加大地勘单位R&D的经费投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资助和社会融资能降低地勘单位的风险和成本,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建立政府和地勘单位相结合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地勘单位加大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发挥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国家地勘单位技术创新风险基金,在一些地勘项目上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调动社会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允许部分国外风险投资者进入国内地勘技术创新市场,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地勘单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是建立和完善地勘单位技术创新的内部机制。地勘单位要积极创建和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把科研人员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制中所付出的劳动与成果商业化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起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人事、工资等激励机制。
四、是积极推动地勘单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地勘单位信息化、智能化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实力、夺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既是技术创新的信息资源保证,也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基本要素,并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五、是注重引进技术的整体性和消化吸收。地勘单位必须要对引进的技术有清醒的认识,有很好前景的成熟技术通常不会轻易转让给其他单位;单纯的引进、使用只能步人后尘,永远位居次席。地勘单位应积蓄力量,把引进的技术真正形成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地勘单位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提高,并进行再创新,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六、是不断提高地勘单位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市场的快速反应体系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运用先进的通信手段,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大幅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
七、是加强地勘单位科技人员的队伍建设。为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地勘单位应自主进行人才培养,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人才培训,不断拓宽、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还应该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比如高薪、高福利政策,核心岗位关键人才分享创新成果等。
八、是地勘单位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较强,但是地勘单位能把创新技术推向市场,并把市场需求反馈给院校和研究所,这样能形成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系统,三方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报网,中林设计整理,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