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 业务咨询:0871-63104177
  • 微信服务:YNZLDK [输入微信号关注]
  • 电话传真:0871-63104177
  • 官方网址:http://www.ynzldk.com
  • 联系地址:昆明市人民东路93号省有色地质局附楼3- 4楼[电子地图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跻身世界一流地调局的成功实践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16/5/26 9:54:40    关闭

在廊坊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已经顺利结束,会议达到预期目的,得到各方认可,取得圆满成功。我们谨向这次会议的主办方、承办方以及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单位、代表表示衷心的祝贺!

 

综合起来,这次会议可以概括出几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规格高。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共同为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弗莱维娅=施莱格尔女士,分别代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国际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协定,并续签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协定;姜大明,弗莱维娅=施莱格尔女士,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袁桐利,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分别致辞。仪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主持。

 

二是国际性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女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罗兰德=奥博汉斯利先生等国际机构的官员莅临本次会议并致辞,同时共有来自24个国家(含中国)、2个国际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40位国外机构的代表或地球化学科学家参加盛会。

 

三是活动实。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代表该局发布了《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6)》,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所长、国际地球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彭轩明介绍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建议,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彭齐鸣宣布“化学地球”——全球地球化学大数据平台启动。成立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专家还参观了国际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勘探所的成果展等。

 

四是赞誉多。会议期间,姜大明、曹卫星、彭齐鸣、袁桐利、弗莱维娅=施莱格尔、罗兰德=奥博汉斯利等领导或官员对活动的组织给予高度评价,对国际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取得的成果及未来工作部署表示充分认可。与会的中外专家们称赞中国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成果,认为世界首个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在廊坊成立,标志着中国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已经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五是影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先生出席会议,教育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北省委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包括新华社(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等11家中央主流媒体以及部、局所属媒体给予了大量的报道和采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们认为,本次会议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领导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多次听取会议筹备情况汇报并作出明确指示;副部长曹卫星、总工程师彭齐鸣亲自出席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多次主持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听取汇报、指示和审定会议主要材料;王研、李金发、王小烈等领导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完善会议筹备的工作方案和会议材料,李金发先后3次带队到物化探所现场办公,进行具体指导。另一个是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局机关各部室密切配合。在部、局党组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科技司及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各方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会议筹备工作,有力保障了会议如期召开与顺利进行。如《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6)》、“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中心6年规划(2016年~2021年)、地球化学成果展板等材料历经数十稿修改;物化探所领导班子全部参与筹备工作,并成立工作组,开展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做到了细致、精致、极致等。

 

毫无疑义,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推进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极大地提振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信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批准在物化探所建立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是国际社会对我国地球化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化学研究已经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引领全球地球化学发展的一流机构,而国际岩溶中心协定的续签和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国际中心协定的签署,使国土资源部成为国内惟一拥有2个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的部委,将极大地激发中国地质调查局继续创新发展的活力。

 

其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地球化学计划成为全球化版本,必将引领并推进全球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的发展。中国地球化学研究之所以能实现由跟随到并行再到领先,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实施四大地球化学计划的过程中,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计划的核心位置,采用了科研、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采样方法到分析测试技术,再到数据处理与制图,以及地球化学理论等多方位、全流程的创新,并将中国的地球化学理论、技术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并在全球进行了推广应用。而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组织实施“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正是中国地球化学研究团队与有关专家长期坚持科技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随着中国地球化学计划的全球化版本的全面推广,必将推动全球地球化学的发展,为整个人类的发展与福祉做出贡献。

 

其三,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领域、更多学科跻身世界一流提供了借鉴。事实上,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只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核心业务体系的一部分,但其率先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的经验和路径,为其他学科、领域或单位学习和借鉴提供了现成的样本。因此,其他学科、领域和有关单位,应当认真学习与借鉴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领域的经验,对照身边的世界一流水平,深入剖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机构的步伐。重点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工夫,在人才团队建设上做文章,要充分利用9大计划50个工程的平台功能,科学地设置创新目标和路径,着力推进调查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实现科技创新与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同步推进,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力度,不断地推介中国成果,发出中国声音,使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更多领域、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早日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地调局而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矿业报中林设计整理。)

首页 | 走进中林 | 专业服务 | 资质荣誉 | 工程业绩 | 品牌工程 | 新闻中心 | 质量体系 | 人力资源 | 联系我们 | 中林题吧
版权所有 云南中林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请、勿使用网站内容
业务咨询:0871-63104177 传真:0871-63104177 地址:昆明市人民东路93号省有色地质局附楼4楼[电子地图
备案号: 滇ICP备11002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