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支撑服务能源资源重大突破地质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地质调查局把能源矿产调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5~2016年不断加大调查评价力度,组织实施了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资源调查等计划,经费投入达90.4亿元,占两年地质调查总经费的62.8%,实现南方页岩气、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北方砂岩型铀矿、海域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矿产重大突破,以及西藏铜矿、贵州锰矿、四川锂矿、新疆晶质石墨矿等一批重要找矿突破,能源资源地质调查基本形成海域陆域并重、东部西部并重、常规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并举、大宗紧缺矿产与战略新兴矿产并举的新格局,更加有力地支撑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勘查开发体制改革。
油气资源基础地质调查
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支撑
非常规能源矿产地质调查
为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示范
大宗紧缺矿产地质调查
有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阶段目标实现
战略新兴矿产地质调查
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保障
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调查
有力支撑能源资源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北方等地区油气调查
开辟50万平方千米勘查新区
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大型含油气盆地首获确认,开辟了12万平方千米勘查新区。
松辽盆地外围圈定5个侏罗系含油气中小盆地,开辟了辽西地区20万平方千米火山岩覆盖区侏罗系勘查新区。
在新疆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周缘矿业权空白区和退出区块开辟了18万平方千米勘查新区。
圈定20处油气远景区
圈定了新疆柯坪冲断带、松辽盆地外围阜新—金羊—凌源、银额盆地居延海凹陷等20处油气远景区,开展了油气战略选区调查工作。
在羌塘盆地勘查新区识别出两个大于100平方千米的大型圈闭,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新的方向。
拓展3套油气勘查新层系
创新性提出我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不存在区域变质的新认识,首次发现4套烃源岩,证实了石炭系—二叠系是我国北方油气调查重要新层系。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和调查井钻探,在厚层火山岩下侏罗系发现油气显示,证实了松辽盆地主力勘查层系白垩系之外,火山岩覆盖下的侏罗系是重要新层系。
在辽宁省凌源市牛营子地区实施的牛地1井钻遇碳酸盐裂缝型油气显示,证实了中新元古界为松辽盆地外围油气调查新层系。
新区新层系油气新发现
在陕西延安地区部署实施的宜参1井在奥陶系风化壳钻获3.7万立方米/日的工业气流,是宜川地区奥陶系风化壳首口日产过万立方米的参数井,开辟了3500平方千米勘探新区,预测资源量1000亿立方米。
在突泉盆地发现了2个中生界凹陷,采用重磁电震联合部署与反演方法,明确了盆地结构,预测了油气发育层位,部署实施突参1井取得重大油气发现,经压裂获轻质原油。
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
在银额盆地优选6个有利勘查区块竞争性出让,中石化中原油田和延长石油在务桃亥勘查区拐子湖凹陷、温图高勒勘查区哈日凹陷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自1955年以来银额盆地新区、新层系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在新疆优选5个有利勘查区块进行招标,其中4处成功出让,新疆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迈出坚实一步。
海域油气调查
开辟20万平方千米新区
在尚无商业性油气发现的南黄海、东海陆架西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中生界)等重点海域开展海洋油气资源普查,圈定远景区8个,面积20万平方千米, 新增远景资源量68亿吨油当量,使我国海域油气预测远景资源量达115亿吨油当量。在远景区内进一步圈定油气有利勘探区带8处,面积3.35万平方千米, 落实重点目标8个。
南黄海首次钻获多层油气显示
在南黄海崂山隆起实施了大陆架科学钻探,首次在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中钻获多层油气显示,实现了南黄海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的重要进展;在北黄海钻遇含油气层段21个,厚度累计超过70米,实现了致密油勘探新突破。
大宗紧缺矿产地质调查
找矿取得新发现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累计提交找矿靶区1700余处,引导拉动商业性勘查新发现700余处大中型矿产地,铜、铅锌、金、锰、钨、钼等矿种发现一批世界级超大型矿床,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矿种勘查5年目标全面实现。其中铜、铁、铝土、锰、钾盐完成或超额完成了5年目标任务,金、铅、锌、镍、钨、钼6种矿产提前完成10年找矿目标。
引领商业性矿产勘查
围绕重点成矿区带、整装勘查区、重要矿集区和大型资源基地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圈定找矿靶区8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80余处,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勘查。
班公湖—怒江、冈底斯和西南三江等成矿区带,初步形成了我国西部亿吨级铜矿远景地带。西昆仑、西南三江和环扬子等成矿区带,初步形成了我国亿吨级铅锌矿远景地带。胶东地区初步形成千吨级金资源基地。
在贵州铜仁地区,发现和评价了4个亿吨级锰矿,累计探获资源量6亿吨,奠定了一处世界级锰矿资源基地。此外,湘中—桂中地区锰矿找矿圈定找矿靶区8处,估算资源量1.27亿吨。
开辟重要找矿新区
大兴安岭中南段锡矿
在内蒙古维拉斯托开展的地质调查新增锡资源量8.9万吨,商业性勘查在白音查干新增资源量6.5万吨,成为继南岭和云南个旧之后又一重要锡矿集区。
东昆仑镍矿
青海新发现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探获镍资源量达110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镍矿,外围仍有巨大找矿潜力。
西昆仑锰矿
新疆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新发现奥尔托喀讷什、玛尔坎土等富锰矿床,300米以浅已探获锰矿资源量3000万吨,平均品位30%以上,资源远景超过1亿吨,有望成为国家级富锰矿勘查开发基地。
非常规能源矿产地质调查
南方页岩气调查
开辟6万平方千米勘查新区
通过在四川盆地周缘、武陵山、滇黔桂、中扬子、下扬子地区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开辟了6万平方千米勘查新区,圈定了正安—酉阳、宜昌—长阳等10处页岩气调查远景区,优选了正安、秭归等14个页岩气有利勘查区块,支撑新一轮页岩气招标工作。
拓展9套盆地外复杂构造区新层系
在四川盆地、江汉盆地等盆地外,新发现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寒武系岩家河组、天河板组,奥陶系宝塔组,志留系石牛栏组,二叠系栖霞组、龙潭组、大隆组9套油气页岩气新层系。
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
贵州遵义安页1井
一举获得二叠系栖霞组,志留系石牛栏组、五峰—龙马溪组和奥陶系宝塔组“四层楼”式天然气、页岩气重大突破。
陕西米脂镇钾1井
首次在石炭系海陆过渡相实现页岩气重大突破,获得页岩气井口流量5.7万立方米/日。
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鄂阳页1井
鄂宜页1井钻获水井沱组86米厚高含气页岩气层、鄂阳页1井首次在我国最古老地层震旦系陡山沱组钻获页岩气流。
四川达州华地1井
在川东高陡构造带首次钻获页岩气流。
安徽宣城港地1井
在二叠系大隆组等层系获得“一油三气”重要发现,实现了页岩气调查在长江经济带从上游向中游、下游拓展的整体突破态势。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
预测远景资源量1000亿吨油当量
在西沙海槽、琼东南海域、神狐海域及东沙海域圈定了6个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25个有利区块、24个钻探目标区,预测远景资源量达744亿吨油当量。
在青南藏北冻土区优选出9个天然气水合物有利成矿区块,预测陆域远景资源量达350亿吨油当量。
海域钻探证实2个超千亿方级水合物矿藏
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探控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达到1000亿~1500亿立方米(折算成天然气)。
在神狐海域钻探控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超过1500亿立方米。
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
积极探索“油铀兼探”和“煤铀兼探”的综合找矿新机制,围绕鄂尔多斯、松辽、准噶尔等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煤田、油气田区开展铀矿调查,圈定铀矿找矿靶区200处。经钻探验证,发现具有中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12处。
在鄂尔多斯盆地,圈定找矿靶区40处,落实矿产地8处,有望形成3~4个大型铀矿床;松辽盆地油田区圈定找矿靶区18处,落实2处新发现矿产地;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提交一个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铀矿产地。
地热资源调查
完成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每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实现建筑物夏季制冷面积326亿平方米、冬季供暖面积322亿平方米。
查明全国地下热水资源每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8.65亿吨,中低温地下热水资源为主。
启动干热岩资源勘查工作,初步测算我国地下3~10千米范围内干热岩资源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在青海共和盆地中北部发现了埋藏浅、温度高的干热岩,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干热岩资源。
战略新兴矿产地质调查
四川甲基卡奠定一处世界级锂辉石资源基地
四川甘孜州甲基卡矿区外围累计新增氧化锂资源量100万吨,全区探获资源总量超过200万吨,同时共伴生铍、铌钽、铷、铯、锡等矿种,均可综合利用。
新疆奇台黄羊山有望形成一处新的晶质石墨资源基地
新疆奇台县新发现黄羊山超大型晶质石墨矿,估算资源量2122万吨。
云南、贵州有望成为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战略接续区
在云南梁河和腾冲一带新发现陇把、吕连两处重稀土找矿靶区,预测稀土氧化物12万吨,达大型矿床规模。
贵州威宁—水城地区磷块岩矿床中稀土资源评价取得新发现,初步估算稀土金属量近10万吨。
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调查提交一批大中型规模矿产地
新疆富蕴县新发现沙依肯布拉克铍矿,新增氧化铍资源量2100吨,达中型矿床规模。
新疆阿勒泰别也萨麻斯稀有金属矿预测氧化铍资源量3130吨,达中型矿床规模。
福建霞浦大湾铍矿床,预测氧化铍资源量1340吨,有望达到中型规模。
福建永定新发现大坪潜火山岩相花岗斑岩型钽矿,达超大型矿床规模。
湖北竹溪天宝地区新发现3条铌矿化带,预测五氧化二铌资源量100万吨以上,达大型矿床规模。
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调查
北方地区含油气盆地新层系地质认识,指导银额盆地、松辽盆地外围、鄂尔多斯盆地油气、页岩气取得新发现
一是创新性提出了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不存在区域不整合和区域变质的新认识,首次确认银额盆地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石炭系—二叠系大型含油气盆地。
二是在松辽盆地外围攻克火山岩覆盖区地球物理综合调查难题,提出了该区火山岩下伏侏罗系是油气勘探新层系的新认识。
三是创新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太原组泥页岩地层页岩气形成条件良好的认识,取得了我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
四是提出了顺层岩溶侧向运移也可形成良好风化壳储层的新认识。
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理论,指导扬子地块及周缘页岩气调查取得系列突破
突破了前人关于四川盆地周缘和武陵山复杂构造区油气难以保存的传统认识,创新提出了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构造保存稳定、地层超压“三位一体”的页岩气富集成藏理论认识。
突破了中扬子地区盆地外广泛发育下寒武统等烃源岩时代老、成熟度过高、潜力不大的传统认识,创新提出黄陵隆起发育刚性基底,周缘构造稳定,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低,是下寒武统页岩气有利区的新认识。
建立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探索创新“盆内隆缘式”构造控制铀矿成矿理论新认识,初步形成油铀兼探、煤铀兼探技术方法
系统建立了7种不同地质背景下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并建立了基于含矿主砂体和构造改造为主线的陆相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评价模式,在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出了“盆内隆缘式”构造样式对铀矿的控制作用,指导了松辽、鄂尔多斯等盆地铀矿找矿,实现了“盆内隆缘区”的重大找矿发现。
积极探索“油铀兼探”和“煤铀兼探”新机制,初步形成了油田区、煤田区砂岩型铀矿调查技术方法体系,为松辽、鄂尔多斯等盆地铀矿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创建“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与推广取得实效
创建“三位一体”(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确定找矿预测基本工作方法,构建我国10类主要矿床类型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建立了系统的深部找矿方法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胶东莱州—招远金矿、贵州贞丰—普安金矿、云南腾冲—梁河锡多金属矿、广东诸广山岩体铀矿等整装勘查区的深部矿体预测与空间定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KGR抗干扰电法技术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等地区得到示范与推广;物探精细反演与解释技术在吉林板石沟铁矿、夹皮沟金矿等勘查区取得显著成效;浅钻化探和金属活动态测量技术,在新疆哈密卡拉塔格、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等地区进行了试点,为浅覆盖区找矿提供了新方法,为绿色勘查提供了有效手段。
提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成矿系统理论认识,指导西藏多龙矿集区铜矿找矿重大突破
千万吨级铁格隆南矿床的发现,结束了西藏没有超大型高硫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银)矿床的历史,开辟了找矿新方向。
建立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成矿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针对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成矿大爆发这一世界级难题,突破板内成矿动力来自板内的传统认识,厘定了燕山期大爆发成矿具有阶段性,发现了板内成矿受控于板缘多块体的相互作用,查明了大规模金属富集的特殊空间,建立了8个矿集区尺度的矿床模型,合理解释了“东部燕山期成矿大爆发”的机理,建立了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成矿动力学模型,在我国东部实现了铜多金属矿找矿重大突破。
探索建立高原油气勘探方法组合,高原冻土、地质构造复杂区二维地震采集取得了重大突破
针对藏北羌塘盆地冻土区、地形、岩性和构造复杂等多个影响因素,首次采用低频人工震源与井炮相结合,通过高密度、高叠次、小点距、小面元、对称、均匀等新技术,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该方法一举攻克了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高寒冻土区的地震采集难题。
直升机硬架式航磁调查技术在高海拔地区大面积航磁测量实现了突破,发展了我国西部特殊景观区、难进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技术方法
直升机硬架式航磁调查技术在高海拔昆仑山区(5000~7000米)大面积航磁测量实现了突破,达到了快速获得高质量磁测数据的目的,为地质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和解释成果。
在西天山、昆仑—阿尔金等高海拔、深切割地区开展1∶5万航磁、高分辨率遥感调查,集成研发了航磁测量系统以及航磁、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创建了“空地一体化勘查机制”和异常快速查证方法组合,实现了航磁当年飞行、当年查证、当年突破的效果,快速发现和评价了阿吾拉勒和塔什库尔干铁矿资源基地。
自主研制了“海马”号深海非载人遥控探测潜水器等一系列能源矿产调查装备
成功研制“海马”号4500米作业级深海非载人遥控探测潜水器,国产化率超过90%,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及深海矿产资源调查增添了新利器。
高分辨率小道距多道地震、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保压取心钻具等关键核心技术装置均取得突破,并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逐步应用。
正在装配两艘二维综合物探调查船、一艘综合地质调查船,以及中远程超低空固定翼物探飞机、国产中型颠簸机和小型直升机各一架,将使我国能源矿产调查装备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网,中林设计整理,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