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起,矿业再次进入调整期,并于2016年初随着矿产品价格持续反弹上扬,市场开始回暖。2017年矿业能否延续2016年持续反弹回暖的态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组织了相关涉矿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上市公司等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总体认为,世界经济低迷态势仍在延续,且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矿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不足,反弹恢复性增长的行情可能告一段落;另一方面,美国开始转向化石能源,意味着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将要发生根本性变化,维护国家资源权益、维持合理的资源价格水平,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矿业发展助添动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矿产品价格指数处于相对高位状态,市场回暖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勘探投资和矿业投资增加的动力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矿产品价格指数监测和跟踪研究成果表明,2017年2月,全国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为71.1,同比增长26.1%,环比减少0.4%;非能源矿产品价格指数为80.1,同比增长26.9%,环比增长3.0%;全国主要矿产品价格综合指数为72.4,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0.1%。矿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后已于高位区间波动,其中煤炭、黄金等部分矿产品价格持续反弹的行情可能已经告一段落。
受益于矿产品价格持续反弹上扬,采矿业利润显着回升,但是市场回暖的优势尚未转化为勘探投资和矿业投资增加的动力,周期性起伏难以转化为稳定的上升势头,市场办矿信心不足。2017年1~2月,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07亿元,同比增长4.1%,但是煤炭、黑色、有色、非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减少21%、0.2%、15.4%、4.9%。其中,民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萎缩,办矿意愿不强,2017年1~2月,全国民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35亿元,同比减少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48亿元,同比减少28.6%。
矿业行业指数进入新的调整平台期,下行压力较大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矿业行业指数监测和跟踪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矿业与国家崛起如影相伴,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矿业大约经历了10年持续快速向上发展的景气期(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对矿业发展造成了一些波折性影响,但是当时表现为V形变化,指数急骤下降后很快就反弹恢复,并继续表现为上行态势),直至2012年,中国矿业行业指数再次进入调整阶段,且整体处于持续震荡下行趋势。2016年,全国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油气行业指数翘尾反弹貌似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但是回暖动力不足,矿业行业指数后续攀升乏力。从指数数据看,当前煤炭行业指数已经5个月稳定在120左右、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已经6个月稳定在171左右、油气行业指数已经5个月稳定在115左右、黑色金属行业指数约5个月维持在138左右。
伴随中国矿业行业指数在新的平台区间调整,各矿产由于全球资源禀赋、资源流通范围及其肩负的资源金融属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矿业发展下行压力普遍较大。其中,全国原油、天然气、煤炭产量表现为持续下降态势,2017年1~2月,全国原油、天然气、原煤产量分别为3144万吨、251.5亿方、5.07亿吨,同比分别减少8.0%、0%、1.7%;主要金属矿产品产量虽然继续增长,2017年1~2月,全国粗钢、铜精矿(金属)产量分别为1.29亿吨、24.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8%、9.7%,但是投资和行业效益下降,行业运行的基础仍不牢固,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特别是石油市场,OPEC联合冻产的能力已被非OPEC增量打破,并且美国开始转向化石能源,继续实施页岩革命,这意味着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将要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定价可能会围绕美国页岩成本而浮动,并影响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总之,矿产品价格的持续反弹上扬并没有全面转化为我国矿业市场稳定回暖的核心动力,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外矿业成本优势依然是约束我国矿业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矿业各行业非同步性调整和差异性发展机会不可逆转。
矿业权活跃指数持续走低,从业者退出意愿较高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矿业权活跃指数监测和跟踪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探矿权季度活跃指数自2013年四季度达到峰值以来,总体呈现下行趋势,特别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探矿权活跃指数快速下滑,预示着探矿权市场加速清冷。与探矿权市场类似,我国采矿权季度活跃指数在2013年四季度达到峰值之后,总体也是呈现下行态势,且在2017年有加速下行之势,采矿从业更趋谨慎。2017年一季度,全国出让探矿权83个、同比减少37.2%,出让采矿权233个、同比减少3.0%。其中,以招拍挂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探矿权26个、同比减少约2/3,出让采矿权193个、同比减少近一半;从出资性质看,财政出资探矿权占比超六成,社会出资通过市场竞争出让探矿权仅占三成,投资勘查信心明显不足。
矿业权出让数量大幅下降,一方面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速放缓导致矿业持续增长动力不足的宏观经济背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政府推动矿业转型升级意愿增强,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依赖度降低有关。另外,严格控制煤炭、铁矿等矿业权审批出让政策,矿业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生态红线管控严禁在生态环境敏感区投放矿业权等因素,均导致矿业权增量大幅减少。
建议从目前矿业持续稳定增长动力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看,建议:一是强化市场去产能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产能建设机制,促进以政策去产能向市场驱产能转变,逐步驱除不良产能、劣质和边际产能,使得市场进一步良性发展。二是继续推动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基于增加资源数量、提高资源质量、改善资源功能的资源治理,迎合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业态向新业态升级对资源需求带来的结构新变化的要求,有力、有度、有效地推进矿业转型发展,其中包括勘查开发主攻矿种从煤炭、铁矿等大宗矿产向重稀土、铌、钽、锂、石墨等战略新兴矿产转变,及时补齐短板,满足市场对新兴战略矿产的新需求;包括勘查开发布局要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调整,瞄准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契合的新区域,要注重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有机统一的项目投放,不要形成先天落后或过剩的业态;包括适应产业链调整的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大局,提高标准和准入门槛,并通过采用新技术,开辟资源开发利用新空间,让诸如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变得可以合理开发,充分体现资源开发仍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基础。三是认真研究解决铁矿石堆港库存问题,应适度控制铁矿石进口节奏,同时更要促进信息透明,并消减资源高度垄断化、市场高度金融化、供应链高度脆弱化的现象,努力保障铁矿石供应安全。四是积极推进全球资源新构架建设,尽早建设对我国有利的全球资源新架构,确保矿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并将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实力转化为能力的权利,为有效保障资源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中国矿业网,中林设计整理,转载注明出处)